一以当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
出处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
例子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回:“怎当那生力军兵,一以当十,勇力异常,焉能得脱?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yǐ dāng shí
注音一 一ˇ ㄉㄤ ㄕˊ
繁体一以當十
感情一以当十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以一当十”。
近义词以一当十、一以当百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兢兢战战(意思解释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安眉带眼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生公说法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※ 一以当十的意思解释、一以当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。 |
有约在先 | 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意气风发 |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直捣黄龙 |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。捣:捣毁;黄龙:黄龙府;金人腹地。现泛指敌人腹地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驾轻就熟 |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驰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灵。 |
力屈道穷 |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谓此是良辰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|
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进入圣贤境界。后来多指学术、技艺、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。 |
高步通衢 | 见“高步云衢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