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气填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填:填塞;膺:胸。愤怒之气充满胸膛。形容十分气愤。
出处宋·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词:“使行人到此,忠愤气填膺,有泪如倾。”
例子清·俞樾《右台仙馆笔记·秦娘》:“启户迳出,大骂曰:‘何物婢子,如此倔强,令人愤气填膺!”
基础信息
拼音fèn qì tián yīng
注音ㄈㄣˋ ㄑ一ˋ ㄊ一ㄢˊ 一ㄥ
繁体憤氣填膺
感情愤气填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气愤。
近义词义愤填膺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厌其烦(意思解释)
- 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(意思解释)
- 开门见山(意思解释)
- 聋者之歌(意思解释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释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释)
- 学而时习之(意思解释)
- 有去无回(意思解释)
- 人心归向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今来古往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危急关头(意思解释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不治之症(意思解释)
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※ 愤气填膺的意思解释、愤气填膺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胸无大志 |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 |
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
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 |
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囊萤照雪 | 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归马放牛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