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车上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。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干奏牍。”
例子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:“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,举行了著名的‘公车上书’,要求拒合,迁都,变法图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ōng chē shàng shū
注音ㄍㄨㄥ ㄔㄜ ㄕㄤˋ ㄕㄨ
繁体公車上書
感情公车上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政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天经地义(意思解释)
- 手下留情(意思解释)
- 为民请命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夜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十恶不赦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牛刀小试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※ 公车上书的意思解释、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龙飞凤舞 | 像龙在飞腾;像凤在欢舞。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;奔放雄伟。旧时迷信;认为是帝王气象。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。多指草书。 |
没颠没倒 |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。 |
严阵以待 | 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 |
满山遍野 | 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 |
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辞简意足 |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 |
经纬天下 |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万马奔腾 |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奔腾:跳跃着奔跑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。 |
凤友鸾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。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。 |
为万安计 | 为绝对安全着想。 |
对牛弹琴 |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 |
同功一体 |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。 |
惩恶劝善 | 惩:责罚;劝:勉励。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 |
间不容砺 |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。形容时间的短促。 |
不择手段 | 择:挑选;选择。不选什么手段。为了达到目的;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