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东豕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áo dōng shǐ
基本解释辽东:地名,今辽宁省辽河以东;豕:猪。比喻知识浅薄,少见多怪。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朱浮传》:“往时辽东有豕,生子白头,异而献之,行至河东,见群豕皆白,怀惭而还。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,则为辽东豕也。”
辽东豕的典故
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,并没有得到重用,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,朱浮写信给他,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,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,你就像那个农夫一样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辽东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盈科后进 |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原泉混混,不舍昼夜,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。” |
博通经籍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融传》:“初,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,不应聘,名重关西,融从其游学,博通经籍。恂奇融才,以女妻之。” |
天经地义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 |
来去无踪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 |
引鬼上门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却叫得‘引鬼上门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罢了。” |
不骄不躁 |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 |
杜绝言路 |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 |
学而时习之 |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 |
鸿鹄将至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 |
投石问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