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败垂成的成语故事


功败垂成

拼音gōng bài chuí chéng

基本解释垂:接近;将近。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。多含有惋惜之意。

出处《晋书 谢玄传论》:“庙算有余,良图不果;降龄何促,功败垂成。”


功败垂成的典故

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,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,谢玄乘胜追击,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,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,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。统一北方未遂,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功败垂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居功自满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象郝摇旗这样的人,平时居功自满,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,常发怨言。”
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“却是苦也!正是‘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’”
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
暴取豪夺 宋 苏轼《策断上》:“国用不足,则加赋于民,加赋而不已,则凡暴取豪夺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
直捣黄龙 元 脱脱等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今番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耳。’”
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自命不凡 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娄县沈童者,年甫冠,习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