絮果兰因的成语故事


絮果兰因

拼音xù guǒ lán yīn

基本解释兰因:比喻美好的结合;絮果:比喻离散的结局。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,最终离异。

出处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初,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,梦天使与己兰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絮果兰因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絮果兰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举棋若定 朱德《十月战景》诗:“战事从来似弈棋,举棋若定自无悲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胸有成竹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神出鬼入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
官僚主义 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
发号施令 《尚书 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
不治之症 鲁迅《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》:“说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脏及心,已成不治之症,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
婆婆妈妈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