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有余辜的成语故事


死有余辜

拼音sǐ yǒu yú gū

基本解释辜:罪恶。形容罪大恶极;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路温舒传》:“盖奏当之成,虽咎繇听之,犹以为死有余辜。”


死有余辜的典故

西汉时期路温舒对法律十分精通,对当时的律令不满。汉宣帝即位后,他上书《尚德缓刑书》,援引历史上的一系列冤狱,加上当时狱卒屈打成招的现象十分普遍,就是清官断案也会认为是死有余辜的。汉宣帝觉得很有道理就施行仁政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死有余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嫁狗随狗 宋 陈造《题六幺后》:“兰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。”
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生龙活虎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断断续续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有桃花。”
暮史朝经 元·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萤窗雪案,暮史朝经。”
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
列风淫雨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《尚书大传》有‘别风淮雨’,《帝王世纪》云‘列风淫雨’;‘别’、‘列’、‘淮’、‘淫’,字似潜移;‘淫’‘列’义当而不奇,‘淮’‘别’理乖而新异。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以弱制强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·将刚》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