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旦达夕的成语故事


申旦达夕

拼音shēn dàn dá xī

基本解释申:至;夕:夜。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。

出处《梁书·张贊传》:“不事王侯,负才任气,见余则申旦达夕,不能已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申旦达夕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申旦达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乐道安命 南朝·宋·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”
不正之风 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四书五经 汉 班固《白虎通 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着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孜孜以求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
知其不可而为之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’”
倒冠落佩 唐·杜牧《晚晴赋》:“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。”
火烛银花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三:“火烛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东风。”
前脚后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