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来潮的成语故事

拼音xīn xuè lái cháo
基本解释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。来潮:潮水上涨。
出处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4回:“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,正运元神,忽心血来潮。”
心血来潮的典故
明朝陈仲琳写了部《封神演义》,说纣王失道失天下、文王、武王得道得天下,其中有许多神奇的故事。商纣王荒淫无道,逼死了黄飞虎的妻子,摔死了黄飞虎的妹妹、西宫娘娘,黄飞虎去投奔西岐姜子牙。一路历尽艰辛,闯过了五关,逃到潼关,潼关守将、他的父亲黄滚不认他,要他去自首,但飞虎逃出。不料在汜水关前,被韩荣抓获。黄滚来见韩荣,愿意和黄家几百口人服罪,只求留下一个孙子,韩荣不答应,将他们全部押解去见纣王请功。
这天太乙真人在乾元山金光洞静坐,忽然心血来潮,因为神仙都是没有烦恼、嗔怒、爱欲的,他们的心坚如石,不再动摇。真人就知道了,于是叫过徒弟哪吒,说:“黄飞虎父子有难,你下山救他一救,送出汜水关。”哪吒下了山,在汜水关前打败了韩荣,救了黄飞虎全家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心血来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香草美人 | 汉·王逸《离骚序》:“《离骚》之文,依《诗》取兴,引类譬谕,故善鸟、香草、以配忠贞,……灵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 |
兵荒马乱 |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 |
救经引足 |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 |
自命不凡 | 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娄县沈童者,年甫冠,习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。”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0回:“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。蜗角纷争,惟利是务。” |
急功近利 | 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》: “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,修其理不急功。” |
各行各业 | 邓小平《办好学校,培养干部》:“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,提高一些人的工资,说了好久,只是停留在口头上,没有实现。” |
扭直作曲 | |
天下第一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孝文皇帝初立,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。” |
受益匪浅 |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56回:“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,教导小儿,却是受益匪浅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