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食西宿的成语故事

拼音dōng shí xī sù
基本解释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。
出处汉 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齐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东家子丑而富,西家子好而贫。父母疑不能决,问其女,定所欲适。……女云:‘欲东家食,西家宿。’”
东食西宿的典故
齐国有人有个女儿,有两家人来求婚。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,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。
父母犹豫不决,便征询女儿,要她自己决定愿意嫁给:“谁要是难于启齿,不便明说,就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,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。”
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。父母亲感到奇怪就问其原因。女儿说:“想在东家吃饭,在西家住宿。”
这就是所谓两袒啊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东食西宿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实至名归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5回:“敦伦修行,终受当事之知;实至名归,反作终身之玷。” |
一夕一朝 |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谓:臣弑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 |
人面兽心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|
凿壁借光 |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
断断续续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有桃花。” |
学而时习之 |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 |
牝鸡司晨 |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 |
见危致命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