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耻最后的成语故事


不耻最后

拼音bù chǐ zuì hòu

基本解释不耻:不以为羞耻。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。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,就能达到目的。

出处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。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,此君之所以后也。”


不耻最后的典故

古代赵襄主跟随王子期学习骑术,没过多久就想与师父较量骑术的高低,三次交换马匹比赛均失败。他说:“你没有把你的骑术完全教给我?”王子期说:“骑术是完全教完了,关键在于怎样用心去驾驭马,你想追我但担心落后我所以落后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耻最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名士风流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方术传论》:“汉世之所谓名士者,其风流可知矣。”
如履薄冰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生龙活虎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喔咿儒睨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?”
藏形匿影 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无私。”
乳臭未干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虽有两个外甥,不是姐姐亲生,并且乳臭未干,谁人来稽查得他?”
今是昨非 晋 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
室徒四壁 《魏书·阳固传》:“居官清洁,家无余财,终殁之日,室徒四壁,无以供丧,亲故为其棺敛焉。”
敢不承命 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吾君子顺先典,贶某重礼,某不敢辞,敢不承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