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善若惊的成语故事

拼音jiàn shàn ruò jīng
基本解释善:善良,美好;惊:震动。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忠果正直,心怀霜雪;见善若惊,嫉恶如仇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见善若惊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见善若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苦尽甘来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 |
长命富贵 | 《旧唐书 姚崇传》:“经云:‘求长命得长命,求富贵得富贵。’” |
肝胆欲碎 | |
目不转睛 |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 |
到此为止 |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 |
水中捞月 | 元 杨景贤《刘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捞月。” |
融会贯通 | 宋 朱熹《朱子全书 学三》:“举一而三反,闻一而知十,乃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” |
将伯之呼 | 清·严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三卷:“余欲再至靖江,作将伯之呼。” |
扪心自问 | 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