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窥一斑的成语故事


略窥一斑

拼音lüè kuī yī bān

基本解释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,但不够全面。同“略见一斑”。

出处明 张居正《答南列卿陈我度》:“孤虽不肖,其于人之贤否,略窥一斑,内不敢任爱憎之私,外不轻信誉之说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略窥一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略窥一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逍遥法外 南朝 梁 萧统《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》:“敬想足下,藏形月府,遁迹冰床,披庄子之七篇,逍遥物外;玩老聃之两卷,恍惚怀中。”
致远恐泥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节用裕民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所作所为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
不骄不躁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
酒囊饭袋 宋 陶岳《荆湖近事》:“马氏奢僭,诸院王子仆从烜赫,文武之道,未尝留意。时谓之酒囊饭袋。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杨柳依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