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履冰的成语故事

拼音lín wēi lǚ bīng
基本解释临:面临;履:踩,踏。面临危境,走在冰上。比喻处境艰危,应时时戒惧谨慎。
出处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0卷:“故圣人当言而惧,发言而忧,常如临危履冰,以大居小,以富居贫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临危履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临危履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经史子集 | 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:“两都各聚书四部,以甲乙丙丁为次,列经史子集四库。” |
迩安远至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,远者来。’” |
有两下子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。” |
众喣山动 |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 |
恶衣恶食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 |
外圆内方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同室操戈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 |
举贤任能 |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 |
目不忍见 |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