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声屏气的成语故事


敛声屏气

拼音liǎn shēng bǐng qì

基本解释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

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敛声屏气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敛声屏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肿脸充胖子,你还知道羞耻不?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牝鸡司晨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自命不凡 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娄县沈童者,年甫冠,习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。”
白发苍苍 唐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视茫茫,白发苍苍,而齿牙摇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