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己责躬的成语故事


罪己责躬

拼音zuì jǐ zé gōng

基本解释罪己:归罪于己;躬:自己。责备并归罪于自己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罪己责躬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罪己责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罪己责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祖功宗德 《孔子家语 庙制》:“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,谓之祖宗者,其庙皆不毁。”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 《论语 为政》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长嘘短气
反唇相稽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,岁月匆匆。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危急关头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对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。”
百无一是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