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识一丁的成语故事


未识一丁

拼音wèi shí yī dīng

基本解释丁:“个”的讹字。不认识一个字,指没有文化的人。亦作“目不识丁”、“不识一丁”。

出处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未识一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未识一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势不可当 《晋书 郗鉴传》:“群逆纵逸,其势不可当,可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”
分道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连绵不绝 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神惠记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。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阿世取容 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六篇:“至叔孙通,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,非重其能定朝仪,知典礼也。”
陌路相逢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八回:“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难言;欲言情,又无情可言。”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
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,千万不要草菅人命,视同儿戏!”
劳民伤财 《元史 李元礼传》:“而又劳民伤财,以奉土木。”
敏而好学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半路出家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