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轼旁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。
出处清·王韬《土胜俄不足恃》:“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,诸国皆凭轼旁观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píng shì páng guān
注音ㄆ一ㄥˊ ㄕˋ ㄆㄤˊ ㄍㄨㄢ
繁体凴軾旁觀
感情凭轼旁观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袖手旁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经史子集(意思解释)
- 劳燕分飞(意思解释)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释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释)
- 缘悭分浅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打肿脸充胖子(意思解释)
- 春风风人(意思解释)
- 志在千里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急(意思解释)
※ 凭轼旁观的意思解释、凭轼旁观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志满意得 |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空费词说 |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败俗伤风 |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帮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 |
张徨失措 | 见“张皇失措”。 |
凤友鸾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。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