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笔从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投笔从戎。谓文人弃文就武。
出处唐·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兄及夫主,弃笔从戎,身死寇场,茕魂莫返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qì bǐ cóng róng
注音ㄑ一ˋ ㄅ一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
繁体棄筆従戎
感情弃笔从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弃文就武。
近义词投笔从戎、弃文就武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绿林豪客(意思解释)
- 斗鸡走狗(意思解释)
- 死灰复燃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志满意得(意思解释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大树将军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气吞牛斗(意思解释)
- 倒裳索领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无穷无尽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※ 弃笔从戎的意思解释、弃笔从戎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离经辨志 |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敌众我寡 | 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 |
习非成是 |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扫地出门 |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用心良苦 | 费劲心血 |
龙腾虎跃 |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
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稳操胜券 | 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危急关头 |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画地为牢,议不入 |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。 |
坐以待毙 | 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