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诸水滨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滨: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四年》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!”
例子若夫昭王不返,惟胶舟之故,君其问诸水滨,寡君不敢任咎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三回)
基础信息
拼音wèn zhū shuǐ bīn
注音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一ㄣ
繁体問諸水濱
感情问诸水滨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声不响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晓以大义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当机立断(意思解释)
- 年少无知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马牛其风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释)
※ 问诸水滨的意思解释、问诸水滨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丝不苟 | 苟:苟且。丝毫也不马虎。形容办事极为认真。 |
连绵不绝 | 连续而不中断。 |
响答影随 | 如应声和答、形影相随。比喻两者紧密相连。 |
离经辨志 |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八斗之才 | 八斗:指量多;才:才华。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;诗文多而华美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直捣黄龙 |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。捣:捣毁;黄龙:黄龙府;金人腹地。现泛指敌人腹地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马牛其风 |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步步深入 |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。 |
留恋不舍 | 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 |
异军突起 | 异军:另外一支军队。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。 |
音容如在 |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 |
脑瓜不灵 | 指人不聪明,思想转不过弯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