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奸发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仓慈传》:“或哀矜折狱,或推诚惠爱,或治身清白,或擿奸发伏,咸为良二千石。”
例子宋·彭乘《墨客挥犀》第九卷:“孙元规知杭州,擿奸发伏,号为神明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uán jiān fā fú
注音ㄩㄢˊ ㄐ一ㄢ ㄈㄚ ㄈㄨˊ
繁体隱姦發伏
感情擿奸发伏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摘奸发伏
英语expose evildoers and reveal malpractice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引物连类(意思解释)
- 止戈为武(意思解释)
- 逍遥法外(意思解释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释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学而时习之(意思解释)
- 天之骄子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不到黄河心不死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※ 擿奸发伏的意思解释、擿奸发伏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圆颅方趾 | 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 |
合浦珠还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 |
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翩翩起舞 |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紫陌红尘 | 紫陌:京城的道路;红尘:尘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,尘土飞扬。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。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扬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 |
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群龙无首 | 首:头;引申为领袖。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;无从统一行动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各行各业 |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