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石之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柱石: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。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,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ù shí zhī shì
注音ㄓㄨˋ ㄕˊ ㄓ ㄕˋ
感情柱石之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难得糊涂(意思解释)
- 圆颅方趾(意思解释)
- 急中生智(意思解释)
- 安适如常(意思解释)
- 倒果为因(意思解释)
- 本位主义(意思解释)
- 旁若无人(意思解释)
- 说雨谈云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刑期无刑(意思解释)
- 说一不二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黄雀衔环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※ 柱石之士的意思解释、柱石之士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一无所有 | 什么都没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大有可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。 |
绿林大盗 |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。 |
辙鲋之急 |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
防患于未然 |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 |
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取而代之 |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
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