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顾茅庐
三顾茅庐 (三顧茅廬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sān gù máo lú,三顾茅庐是褒义词。。。。

拼音读音
拼音sān gù máo lú
怎么读
注音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ˊ
繁体三顧茅廬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”
例子我住着半间儿草舍,再谁承望三顾茅庐。(元 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)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庐”,不能写作“芦”。
谜语刘备请孔明
近义词礼贤下士
反义词妄自尊大、拒人千里
英语call on sb. repeatedly
俄语неоднокрáтно обращáться
日语三顧の礼(さんこのれい)
法语prier avec instance un homme de talent de fournir son concours
※ 成语三顾茅庐的拼音、三顾茅庐怎么读由新字典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三顾茅庐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从俗就简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简易。 |
攀龙附凤 | 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 |
食不充口 |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紫陌红尘 | 紫陌:京城的道路;红尘:尘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,尘土飞扬。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兵无常势 |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
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进锐退速 | 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辞喻横生 | 横生:横逸而出。言辞生动,横逸而出。 |
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